从易纲的三篇金融资产结构论文看我国直接融资的变化

2020-11-19 15:11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从易纲《金融资产结构》三篇论文看我国直接融资的变化

11月18日电中国人民银行17日在其官网开设了“央行研究”专栏。开篇文章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今年《经济研究》发表的论文《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

为什么是“重访”?易纲分别在1996年和2008年发表了《经济研究》和《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今年的论文显然和前两个一致。细读这三篇跨越24年的论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资产从单一银行资产发展到市场化和多元化。《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提到,1981年至1995年共发行国债4794.3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债券和投资公司债券313.98亿元,金融机构债券1182.97亿元,公司债券1738.3亿元,股票119.56亿元。这些金融工具的出现为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中国的金融资产大部分仍然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贷款。

从直接融资的国际比较来看,1993年中国股票市值占GDP的9%,债券市值占GDP的11%。在周边国家,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148%,债券市值平均占GDP的30%。英美德日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75%,债券市值占GDP的74%。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邻近的发展中国家。

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当时国有企业行为扭曲、负债率高、风险加大,反映了发展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易纲提出,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当市场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就有了需求资本市场的内在动力。开放资本市场有风险,不开放风险更大。他呼吁积极发展中国急需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但不要着急。

2008年,12年后,易纲写的《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显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改善,直接融资情况发生变化。截至2007年底,股票、债券和保险准备金分别占国民总收入的85%、38.7%和10%,落后的金融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得到部分缓解。当然,直接融资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直接融资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底,中国非金融机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为36%,而美国非金融机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高达157%。

随后,直接融资比例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易纲在2020年发表的《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中分析了中国2008-2018年的金融资产结构。2018年底,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证券资产占GDP的比例为135.5%,比2007年底下降31.4个百分点。从1991年到2007年,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其中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2008年后,受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股权融资占比下降。2018年底,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为44.6%,比2007年底低75.5个百分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多年来,中国金融资产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在银行业和债务融资上。易纲指出,直接融资涉及非银行经济实体之间的直接交易,对法治和信用环境要求较高。直接融资尤其是股票融资增速较低,而间接融资和债务融资仍然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融资方式,导致银行贷款在各种融资中的比重大幅上升。风险集中在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它们会

易纲提出,发展直接融资基本靠改革开放。只有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才能减少对银行债务融资的过度依赖,从而达到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不减少的目标。在推进改革中,要加快证券发行登记制度改革,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让投资者真正自主决策,同时承担风险,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完善证券市场法律体系、金融专门法院和信息披露制度。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创新发展。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近几年来,推进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名单制度,放宽并逐步取消了外资对国内金融机构持股比例的限制,金融开放大幅扩大,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促进国内竞争和改革。

他指出,从国际上看,英美法系国家发展直接融资比较好,中国可以借鉴发展直接融资的经验。目前,中国对理财、养老、健康保险的需求很大,市场潜力很大。国外发展很久,在这方面有成熟的经验。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政策研究是现代中央银行科学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工作。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践行“科研立”的理念,在决策中坚持“科研第一”,把科研工作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