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市第一批集中供地库存:成交额超过4600亿 面粉比面包还贵

2021-05-14 15:51 来源:经济观察报

原标题:七市第一批集中供地:营业额超过4600亿,面粉比面包还贵

记者田5月1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金刚国际赛车场东侧,一望无际的荒地被分割成几面简单的砖墙。在两块地中间,几个工人正在切割钢筋,而离南面不远的金港家园项目已经建到了三楼。

大约与此同时,在距金站数十公里的丰台六里桥北京行政服务中心,数十家房地产企业通过不变标语牌将这两块地块的底价上调至5.3万元/平方米,比在建金港家园的底价高出1.1万元/平方米。

半个月前,在广州第一批集中供地招标中,黄埔知识城两块地的底价分别为3.1万元/m2和2.7万元/m2,而周边出售的永金湾和双龙原作均价一般在3万元/m2以内,面粉比面包还贵。

重庆、杭州、无锡第一次集中供地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重庆高新区西永地块交易底价也超盘内房价;无锡剪影墙、西漳八号、朔方中学等的底价。是刷新区域的历史交易底价。

2月底,全国22个城市为实现“租购并举、按市决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实施了双重集中土地供应。截至5月12日,北京、广州、杭州、重庆、无锡、沈阳、长春等7个城市完成了第一批集中供地,天津、福州、青岛等地的第一批集中供地也拉开了拍卖的序幕。

在中国主要一二线城市参与的地球拍卖盛宴上,七个城市的第一批集中土地供应已经售出4600亿元。从平均成交地价来看,与2020年全年和2020年第二季度相比,除广州外,其他六个城市的楼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4600亿笔交易

连续两天北京一共卖了25块地,之前卖了5箱。北京第一批集中供地总量1109亿元,成为继杭州之后第二个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

北京也是楼层价格最高的城市,达到32200元/平方米;其他六个城市的平均楼层价格在16000元/平方米以内。在7个城市的前10名楼层价格中,北京有9个座位。

北京和杭州是两个没有流媒体照片的城市。5月7日、8日,杭州第一批集中供地拍卖中,57宗土地成交1178亿元;楼层均价15600元/平米,平均费率26%,北京平均费率6.4%。

广州是唯一一个交易底价下降的城市。除6次土地拍卖外,42次成交达到906亿元,平均底价1.1万元/平方米,比2020年下降14%,比2020年第二季度下降3%。

一位来自广州某房屋公司的人士表示,此次在广州推出的土地大部分位于增城等远郊,核心城市的土地比例相对较小,导致整体地价和底价较低。"第二批推出的土地大部分在核心城市."

广州8首的升水率超过40%。白云区金沙洲区块底价29000元/平米,费率45%。剔除建筑后,楼层价格已达到42000元/平方米;番禺国际创新城底价26000元/平米,剔除配置后达到34000元/平米。

重庆是七市中土地交易量最大的城市,共有121笔交易,也是升水率最高的城市,平均升水率38.7%,其中30块土地的升水率超过50%,西邑的升水率

在无锡,第一批集中供地已售出16块,成交额118.7亿元。虽然土地数量少,但平均楼层价格已经达到13500元/平方米,比2020年高32%,比2020年第二季度高50%。大约一半的地块在该地区设定了新的历史底价。

沈阳市集中供地累计成交额197亿元,平均楼面价格5410元/平方米,比2020年增长49.6%,比2020年第二季度增长40.5%。

接受还是拒绝

5月12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布,原定于5月14日开始招标的13块土地将停止上市。

首批58块土地在天津集中供地,总起拍价563亿元。原定5月11 -14日投标,后来推迟到14日。暂停13块土地后,根据计划,剩余45块土地将于5月14日拍卖。

一位房地产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天津13块地被叫停,可能是因为“开发商觉得起拍价太高,没有人参与报价”,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2020年,天津土地交易量较2019年下降近40%,部分地区楼市放缓。“去年整个北方地区的楼市都不是很好,天津也不例外。成交量较慢,房企拿地更谨慎。”上述房企表示。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集中供地的城市,长春进行了第一批4次集中供地拍卖,剩余39块土地以187.8亿元成交,平均底价3105元/平方米。与2020年和2020年第二季度相比,此次交易的平均底价分别上涨了7.8%和9.5%。

这次长春集中供地,除万科、保利、华润置地各收购一块,中铁地产收购11块外,其余土地均由当地房地产企业收购。而且39块中,33块零溢价,2块溢价在1%以下。

>不只是天津和长春土地市场遇冷,这一次集中供地中,部分热点城市的部分区域也面临着类似情况。

广州42幅土地中有20幅零溢价成交,其中有8幅位于增城区。重庆虽然平均溢价率接近40%,但121幅土地中,零溢价成交土地也达到了58幅。

在房企融资、房地产市场等变量因素影响日渐深化情况下,多数房企开始战略收缩,投资的重心逐步向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倾斜。个别重视收益率的房企,还会通过测算收益进行多轮筛选。

一家TOP30房企集团营销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2020年起,他所在公司的投资地图进行了调整,“原本我们以县级为一个单元,只要区县在投资允许范围内,哪个区域都可以拿地;但新版的地图缩小到街道乡镇一级”。“一二线城市,如果是小地块,首先考量的是收益率,算不过账的地,基本不会拿;二三线城市考虑是周转速度,如果市场不好的城市或区域,基本不会碰。”上述房企人士表示。

其进一步透露,一二线城市郊区或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大盘项目,如果整体收益率较高,即便周转速度一般,也会去考虑,在这一轮完成集中供地的7个城市中,他所在房企累计拿地金额超过百亿。

7个城市4600亿元土地成交金额中,杭州和北京两个城市合计占去了一半的金额,如果再加上广州和重庆,4个城市成交金额接近4000亿元。除了北京部分地块进入高标准建设方案申报阶段还未公布结果,其他城市竞拍结果均已出炉。

截至5月13日,本轮集中供地活跃的13家房企及联合体的拿地成交金额超过百亿,其中,融创、华润置地、融信中国、龙湖、越秀、卓越和招商蛇口等房企的成交金额超过了200亿元。万科、金地、滨江、中交、中骏等房企及联合体拿地金超100亿。

从单个城市来看,广州拿地最多的房企是本土国企越秀地产,总成交金额达到了177亿元,占广州首批集中供地成交总金额的19.5%。近年,在主要股东支持下,越秀地产在规模上开始追赶。

为重庆贡献土地出让金最多的是融创,占比达到了17.3%,累计成交金额132.9亿元。当然重庆是融创的优势区域,根据易居发布的数据,2020年融创在重庆以279亿元销售额名列第一位,超过了重庆起家的龙湖和金科。无锡的买地大户也是融创。

在杭州拿地最多的是融信中国,总成交金额达到213亿元,占杭州这次土地总成交金额的18%。其中一部分为融信和滨江联合获取。杭州是滨江和融信的主要业绩贡献地,而且两家房企在杭州购房者中有较好口碑。

沈阳和长春两个城市拿地金额最多的房企均为央企,其中华润置地两幅土地为沈阳贡献了20%的成交金额;中铁置业为长春贡献19.3%成交金额。中铁置业是长春棚改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7个城市首批集中供地中,华润置地及联合体共获取7幅土地,其中杭州未来科技城地块成交金额111.6亿元;无锡地块成交金额49.9亿元,沈阳皇姑区地块26亿元,均创造当地首场集中供地总价地王。

从各城市获取土地房企的构成来看,7个城市4600亿元成交金额中,央企和国企背景房企及联合体拿地金额2050亿元。目前北京还有总成交金额310亿元的土地没有公布最终竞得人。

即便北京的剩余土地竞得人全部为央企国企,7个城市获取土地房企中,国有背景房企和民企拿地金额比例几乎持平。但不同城市,国企和民企的占比并不相同。

7个城市中,广州、沈阳和长春成交金额中,国资背景企业贡献较大;其中沈阳的国资房企占比超过七成,广州的国资背景房企占比也达到了66.9%。

重庆、杭州和无锡的成交金额中,民企占比较大,尤其是杭州,民企背景的开发商占比接近八成。重庆的这一比例是56.6%,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市及各区直属的国企拿了32幅土地,总成交金额接近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