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扩张遭遇困境 公募基金争相等待赶超机会

2021-08-03 15:35 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银行理财拓展遭遇困境。公募基金傲慢自大,在等待机会超越新规的影响。现金管理产品将难以支撑财富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

 

在总行用预期收益压老产品的同时,子公司发行符合新规的净值型产品,大家都保持着全行体面的理财规模,这是资产管理新规生效以来银行和理财子公司一直在做的事情。

随着过渡期进入五个月倒计时,除少数获得监管许可的情况外,银行总行正在加快对不合规股票产品的整改和压降。这时一个微妙的情况出现了。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由于总行压发速度快于金融子公司,三大银行6月末的金融存续余额较年初有所下降。

虽然行业整体数据尚未公布,但这一现象具有很大的信号意义:三大银行本身具有头部效应,管理规模排名靠前,规模有所萎缩,可能会减缓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略有萎缩的银行理财增速,甚至可能被暴涨的公募基金追平赶超。

此外,新的现金管理规定限制了拳头产品的规模,因此银行要保持最大资金管道行业的荣耀并不容易。

规模增长放缓成新常态

虽然各种官方报告都用“稳健”和“稳健”来调整银行的财务管理,但实际上,今年前三个月其存续余额一直是负增长。银行业金融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金融市场规模为25.03万亿元,较2020年末的25.86万亿元减少8300亿元。

同时,也是整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节点。监管部门的官方说法是,所有银行都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制,锁定了整改基数,建立了台账,明确了处置方案。整改符合预期,到今年一季度末,整改进度过半。

一季度末,银行融资仍是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最大的子行业,高于公募基金(21.56万亿元)、私募基金(17.73万亿元)和信托(20.38万亿元)。

但随着现有财富管理业务的整改不断加快,情况可能会继续发生变化。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增至23.03万亿元,仅比一季度末银行理财余额少2万亿元。6月末银行理财规模数据尚未公布,但预期是确定的:往好的方面看,银行理财止跌回升,对公募基金保持2万亿元的小安全距离;但更大的概率是,二季度银行融资规模持续萎缩,与公募基金的差距缩小至2万亿元以下。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银行融资规模容易压垮公募基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最大的资本管道行业也很难保持微弱的辉煌。随着居民财富权益处置的进一步加剧,银行融资很可能被公募基金拉平甚至赶超。

这值得银行业关注,但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对于银行融资来说,这是在打破嵌套、减少错配、去除资金池净值的过渡期内,不可避免的阵痛。巅峰时期,50%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一去不复返。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更严格的运营要求,银行应该习惯于更慢的扩张,以换取更稳定的结构。

也有迹象表明,银行融资规模可能正在缩小。记者独家获悉,三大国有银行集团的财务余额较年初有所下降综上所述,子公司经营规模保持正增长,一直在发行净值型产品,而总行则在加速处置存量业务,一直在压预期收益型产品。

“母重子轻”

结构亟待反转

从资产管理新规过渡期结束,正式进入五个月倒计时。这意味着总行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快现有产品的整改,加快产品向理财子公司的迁移。因为一季度末,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的管理规模还在7: 3左右,典型的“母重于子”。

过渡市场的理财产品有三类:第一类是理财独立发行的新监管产品;第二类是新规颁布后由母行发布管理的新规;第三类是母行经营的基于预期收益的老产品。

市场上常说的“转”或“转”,实际上是指母行将二类产品转交给子公司管理,而财务子公司不进行二次整改。只注入符合新规的产品产能,是为了隔离风险,保证理财子公司的干净启动。

基于全行整体战略规划、资产管理板块资源平衡、理财子公司内部定位等因素,母行向理财子公司迁移产品的步骤各不相同。理财子公司从母行获得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先天红利。并不是每个金融子公司一成立就能承接母行全部或大量优质资产和产品,这也导致各银行财务报告中金融子公司的规模和利润存在巨大差距。

大多数银行在将产品交给金融子公司方面进展缓慢,导致“母重于子”的局面。两个时间点的官方数据可以证明,2020年末理财子公司管理的产品存续规模为6.67万亿元,占银行理财整体的25.8%。三个月后,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规模为7.61万亿元,占银行理财整体规模的30.4%。

也就是说,在过渡期还剩下9个月的时候——理财子公司法人化开启整整一年半的时候,总行手里还管着约七成的产品存续规模。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迁徙产品,难以在过渡期结束时达标。加快整改、加速移交,成了各家银行的当务之急。

不过,在二季度,管理规模处于前列的几家银行都已经有不错的进展。

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得6家头部理财子的数据,测算出它们各自的管理规模占比。银行理财行业呈现集中度高的特点,这6家银行占据了银行理财接近50%的份额,约为11.15万亿元。6家母行迁徙进度过半,这6家理财子公司在全行的管理规模占比处在50%~70%区间:最低的为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两家理财子管理规模占比只略高于50%;最高的为交银理财,管理规模占比接近70%。

这就是为什么在过渡期内,“自主发行规模”应该被着重强调的原因。因为从全行角度出发,要在母行移交产品速度不快、且同时规模缩减的前提下,要让全行的理财规模降幅不大甚至正增长,只能依靠理财子自主发行产品。

记者获悉,目前自主发行比例最高的两家理财子公司,是交银理财和建信理财。两家比例分别高达87%和76%,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公司的资产拓展、资产配置、产品发行的市场化能力。

规模受限、收益降低

现金管理难撑大局

虽然设置了延至2022年底的过渡期,但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已低调发威。因此,现金管理类产品将很难再支撑全行理财规模的快速扩张。

因具备便捷性和收益性价比,现金管理产品近3年规模翻了两番。截至今年3月末,现金管理类理财存续规模为7.34万亿元,占整体理财余额的比例高达29.32%,而这一比例在2018 年还只有10.7%。

进入独立法人化时代,理财子公司在成立的初级阶段,运作模式不可能一下子颠覆传统做法。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结构,都呈现现金管理类产品占半壁江山、固收类产品超九成、债券资产配置占大头、非标与权益投资占比较低的特点。

基于总行整体零售客群风险偏好较低的原因,现金管理类理财在多家理财子的产品占比,只高难低。而现在,两条要求束缚限制了其规模上限:一是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全部理财产品月末资产净值的30%;二是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

“好几家都是大幅超标的,都需要压降。但不是说现在就马上叫停新增了,我们最近还按排期新发了一只产品。在过渡期剩下的时间内,我们会有整体的压降和整改安排。这涉及到一些资产估值方法的调整,还有投资范围、杠杆水平、组合久期、集中度的整改”。一位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有一个问题被提上统筹日程:谁来填补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缩水后,所让出的低风险、高流动性产品需求空间?

记者从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人士处获悉,它们的共性做法是把客户往短期封闭、定开、最低持有期产品引导,做大这些产品规模。底层资产部分配置成本法估值的信用债、交易所非公开发行公司债、PPN、ABS、银行二级资本债等资产,以及一些短久期的市值法资产,以保证净值处于稳定区间。

伴随着规模的萎缩,现金管理面临的另一个棘手问题是收益问题。现金新规的出台,可预见性地让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走低。

以前,现金管理类产品通过信用下沉和拉长久期持有的主体评级低于AA+、剩余期限大于397天的债券,都是收益较高的资产。新规使得现金产品不能再大量配置信用下沉债券、私募债、二级资本债,不能新配永续债,那么现金类产品长期高出货币基金的几十个基点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更重要的是,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资经理从债券市场稳定的角度分析,按新规要求,现金产品将通过二级市场卖出的方式处置这类资产,这相当于明确地给予市场机构做空现有持仓相关债券估值的信号。

另一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也提出了区别于市场主流看法的观点。他援引数据分析称,截至2021年一季末,公募基金行业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达22.11万亿元,货币基金的存续规模是9.1万元,也就是说,货币基金在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占比达41.16%。“我们的占比还不到30%,而且主要配置支持实体经济的债券,要被压降;货币基金的大部分资金都不投向实体经济,却可以理所当然维持着比我们高得多的规模。更别说要求我们评级、期限、比例跟货币基金一条起跑线,但却在税收减免的环节没做到一视同仁。我真的觉得银行理财挺难的。”该人士称。

“银行理财跟公募基金,面对的主客群不一样。虽然我们要学习公募基金的投研能力,但我们核心能力是要提供客户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收益回报,所以底层资产和建立在底层资产的投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不可能像基金公司那样,‘基民不赚钱,基金赚钱’”,另一位银行理财人士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