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集团:创新发展孕育机遇

2021-04-14 16: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具有改革特色的央企,始终坚持改革第一,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近年来,进一步深化混合企业的转型和运行机制,不断探索企业机制的再创新,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7.7%,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45%。

2019年12月,中国建材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方案获批。2020年,中国建材集团提出集团和总部两个“4335”指导原则,加强顶层设计改革,帮助材料行业实践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率先深化改革大潮。

 坚持党建引领

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贤表示,中国建材勘探集团公司提出的指导原则,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管理资本、完善治理、激励约束、加强监管等要求整合内化到集团公司的管理要求中,为中国建材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深化试点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中国建材集团总部成为改革发展的“火车头”,负责战略管控、资源配置、资本运营、风险管理和党建工作,拉动集团发展方向;本集团通过公司治理纽带和派遣董事与各成员企业联系,实现“管理资本”,使成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分释放业务活力和创新力,在集团指定的跑道上运行。

中国建材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通过资本和股权的合理管理,形成了“动车组”模式的动态组织,实现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通过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国建材在全球建材企业中排名第一,水泥、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工程服务等七大业务规模居世界第一,多项业务规模在国内领先。

作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建材坚持以党建为导向,探索差异化的管理和控制方式,为混改企业创造了独特的党建模式。

周玉贤说,今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国企三年改革的关键一年。企业要及时释放股权,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优化业务布局

中国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强科研优势机构的资金支持,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帮助材料行业在科技上自立门户。

据了解,中国建材克服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疫苗医用玻璃、柔性折叠屏玻璃、超薄电子玻璃、高性能碳纤维、锂电池隔膜、人造水晶等一大批新材料的产业化。打破国际垄断,展示中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国家队的实力和责任。

“过去的一年非常特别。我们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需求波动的影响,努力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业绩再创新高。”周玉贤说。

近年来,中国建材不断优化自身,发挥资本运营,不断巩固“三大支柱”经营格局。按照“业务重心转移”的原则,对水泥、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等进行业务整合。有序推进,协同效益大幅提升。

因此,中国建材加快管理机制创新,积极推进经理终身制和合同管理。集团经理成员全面签订任期制度和合同协议;“双百”企业、科技改革示范企业等改革专项试点企业率先实现终身制和合同制。

目前,中国建筑材料总公司正在实行各级经理终身制和合同制管理。“能不能坐以待毙,合同说了算”,“做得好不好,指标说了算”,“收入多多少少,说了算”成了高层管理者的共识。

此外,“赛马”机制是由市场化就业引入的。中国建材建立了公开招聘员工、经理竞聘上岗、最终调整和取消资格等制度。“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已经成为所有员工的共识。

中国建材还制定了中长期激励约束指导意见,明确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员工持股等8种激励工具正在推广应用,使科研人员、关键员工和企业的利益深度挂钩,“我想做”变成“我想做”,用激励约束机制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