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提高预警水平

2020-01-23 14:53 来源:和讯科技

科技日报(记者李燕)长期以来,构建开放、合作、动态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使中国地震科技的整体水平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水平,最终进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行列,一直是中国地震科技的发展方向。

最近,2020年全国地震主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形成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基础地震业务、地震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四大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框架。

自去年以来,中国地震快速报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国家地震烈度快速报告预警项目全面启动,重点领域预警技术体系初步形成。联合广播电视部探索利用紧急广播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开辟了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

据报道,去年官方快速地震报告平均耗时572秒,比2018年少88秒。自动快速报告的平均时间为111秒,比2018年少22秒。自动快速报告量级的平均偏差为0.21,比2018年高22%。

郑国光表示,中国地震局将大力推进2020年地震预警服务建设,加快国家地震烈度快速报告预警项目建设,鼓励各省开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试点项目。据他介绍,今年地震预警服务将在四川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进行试运行。同时,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项目,开展风险调查试点,努力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控水平。

继续完善与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抗震设防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抗震安全前、中和抗震安全后的全程监管机制。在重点地区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促进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推广防震减灾技术和工程地震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继续推进地震灾害风险和保险实验室建设,不断优化地震灾害风险模型,加强地震科学试验场建设。

郑国光特别介绍,从川甘交界到滇南的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室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整个链条的地震科学实验室,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系统研究大陆强震的地震科学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它吸引了很多关注。

他指出,今年该试验场将完成约10口数百米至1000米深井的钻探,发展深井阵列和深部综合观测技术,举办首次试验场国际学术年会,巩固大规模科学计划,完善科学数据共享机制,为地震科技创新创造开放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