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导致全球汽车产量减少 这些公司正在秘密进入市场

2021-02-25 15:4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芯片短缺导致的蝴蝶效应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受到芯片停产的影响。前几天,继大众、福特、本田之后,雷诺集团也表示,芯片短缺可能导致今年减产10万辆。

根据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数据,全球芯片短缺可能会使汽车制造商今年损失610亿美元的收入。在国内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预测,汽车芯片的短缺可能会影响今年第二季度的汽车生产和销售。

“经过这次芯片短缺,国内芯片厂商升级自主研发的高端芯片技术迫在眉睫。我们今年特别注重研发投入,希望未来在芯片领域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一位芯片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缓解芯片短缺带来的产能危机,很多汽车公司纷纷进入芯片领域。有人认为这将成为一种行业趋势。随着智能汽车的浪潮,国内智能芯片行业的变革即将到来。

“芯片短缺”加剧

目前,雷诺集团是最新一家受到芯片停产影响的汽车公司。雷诺集团表示,芯片供应的瓶颈将在第二季度达到顶峰,这可能导致雷诺集团的工厂停产。据估计,该公司今年的汽车产量可能会减少10万辆。

此外,通用汽车预计,芯片短缺将使其调整后的收入在2021年减少15亿至20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还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产量可能会减少五分之一,或者今年调整后的税前利息收入将减少10亿至25亿美元。

图片来源:记者孙拍摄的每张照片(数据图)

此前,一些汽车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农历新年后,芯片供应中断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缓解。但是最近德州的暴雪和日本的地震让全球芯片供应更差。

2月13日,日本东北海岸发生7.3级地震。第二天,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暂停了其茨城工厂的运营。日本地震四天后,美国重要的半导体城市德克萨斯州遭遇罕见暴雪,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半导体公司因停电被迫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制造厂的生产线通常具有24小时连续旋转的特点。芯片工厂一旦关闭,重启需要很长时间。

“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至少有数百到数千个步骤。有些大型设备启动只需要十几个小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上述芯片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工厂因事故停工,需要重新检查机器的位移和设备管道中化学品的泄漏情况。”

基于此,有分析师认为,无论是美国的暴风雪还是日本的地震,都会对芯片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剧全球汽车芯片的短缺。

IHS Markit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将减少近100万辆汽车,明显高于此前67.2万辆的预测。“目前全年预计8460万辆的产量风险不大。然而,我们仍在继续监测,局势仍然不稳定。”IHS Markit全球轻型汽车生产执行董事马克富尔索普(Mark Fulthorpe)表示。

高端芯片需要破

据了解,目前芯片短缺主要集中在ESP、MCU等高端芯片。高端芯片市场主要由博世、大陆、ZF等国际厂商占据。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占全球市场40%以上,但自给率仅为10%;中国的汽车级单片机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但几乎100%依赖进口。

“国内芯片厂商缺乏中高端芯片领域的技术。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汽车公司都需要依赖外国芯片。记者了解到,比亚迪等几家车企目前可以实现芯片自供。“比亚迪在芯片领域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既能充分供给自己,又能提供剩余。”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行业来看,我国汽车芯片企业起步较晚,车标芯片具有研发周期长、创业门槛高的特点,而比亚迪是行业内较早布局芯片的企业之一。早在2005年,比亚迪就开始开发IGBT芯片。2009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汽车级IGBT芯片,2018年推出IGBT 4.0;2007年,比亚迪开始开发工业级MCU芯片,2019年推出第一代32位汽车级MCU芯片,实现了国产化零突破。从时间维度来看,IGBT芯片和单片机芯片的R&D和制造周期已经超过了十年。

“具体来说,IGBT芯片解决了汽车电气化问题瓶颈,MCU芯片解决汽车智能化瓶颈。与国外芯片制造相比,国内在芯片和电子元器件有一定产业基础,但差距主要体现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及封装环节。因此,国内芯片产业需紧跟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技术升级,提高国产芯片使用量,才能实现从弱到强。”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车企布局芯片提速

经历了“缺芯”危机后,国内芯片制造商及车企已意识到自研芯片的重要性。

“芯片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产业,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自研芯片对于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促进我国芯片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供应链安全问题上,尤其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必须实现自主可控。”上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事实上,抛开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在软件定义汽车的今天,车企对车规级芯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速补齐关键汽车芯片自主供给体系将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眼下,国内车企已经掀起一阵进军芯片行业的热潮。继长城、比亚迪与芯片企业地平线战略合作之后,2月22日,上汽乘用车也与地平线敲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希望能够缓解甚至解决芯片短缺带来的产能危机。同时,合作双方想打造出可以对标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上汽集团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有分析认为,芯片自研工作较为复杂,需要车企与科技公司分工协作。据了解,车企主要提供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成果,并与芯片企业的芯片、视觉感知算法等相结合。与此同时,斑马网络等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公司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斑马网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与芯片企业地平线、智己汽车等车企都有相关合作。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三方进行共同探索。”

事实上,车企之外,行业各方都在积极推进芯片产业的发展。根据工信部1月28日的公告,海思半导体、中芯国际、清华大学等90家单位请求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观点认为,该委员会落成后,将加速推进我国集成电路的标准化进程,国产芯片的研发进展或将更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