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无休止的极端指责裁判对中国足球有害

2020-09-18 15:48 来源:新华社

9月17日电 中超联赛第11轮,河北华夏幸福队与北京国安队比赛中备受争议的点球,再次将裁判问题推到风口浪尖。虽然中国足协裁判部表示裁判没有闭眼乱来的现象,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球迷态度坚决,似乎要判定裁判有主观恶意才会放弃。面对纠纷,当然可以有异议和投诉,这是球迷和俱乐部的合法权利;面对真正的误判和错判,中国足协也应该坚决指出改正,帮助裁判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但无限制的揣测裁判员主观恶意、无休止的偏激指责,无论对俱乐部、裁判员还是中国足球都有害无益。

图为9月15日赛后北京中和国安队队员与裁判金景元(右二)的理论。

客观来说,有争议的判罚一直都是随之而来的,甚至在很多人眼里成了足球的一部分。VAR介入足球场,引起了很多讨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即使是VAR的介入也没有完全消除争议性判罚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足球,也存在于世界足球。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判罚有争议的情况下裁判是正确的,误判的情况一直没有消除,问题在于如何看待裁判的失误。

足球场瞬息万变,很多争议性决策的争议点真的在几毛钱之内,更不用说肉眼了,即使有VAR的帮助,有时候也很难准确识别。如何借助VAR尽可能准确的做出判罚,是目前所有裁判的必修课。目前中超联赛的裁判确实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中国足协在9月初的通气会上指出,比赛中存在裁判执法缺乏统一标准、VAR干预效率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有争议的处罚一定是主观恶意的吗?我们承认中国足球遭受了假球和黑哨,一批玩假球和黑哨的球员和裁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这样的“黑哨”虽然以后可能会出现,但不能因为一些误判、错漏,甚至只是有争议的处罚,就无限制地揣测裁判的主观恶意。

推断“有罪”总是很容易的,但凡事都要注意规则。当争议判罚发生时,场上运动员没有指责谩骂裁判员的权利;俱乐部有申诉的权利,但同样没有随意指责裁判恶意的权利;至于球迷们,可以抒发自己的观点,但偏激指责甚至对裁判员的人身攻击都是不合适的。

中国足球需要全面进步,不仅是场上踢球的球员,场上执法的裁判,还有场外管理的足协、俱乐部、球迷。尊重和服从裁判是全世界俱乐部、球员和球迷的基本行为准则。纠纷处罚从此不会消失。对于裁判员来说,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必由之路;就中国足协而言,要进一步加强对裁判的管理,认真处理失误,帮助改进,为中国足球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站在球迷的角度,我们不妨扩大视野,不要双标,不要偏激,真正做自己所爱的球队的守护者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