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企青年:努力成为创新和创造的先锋

2021-05-17 15:33 来源:新华社

5月17日电 从中国南海首个1500米的自营深水大气田,到贵州平塘的“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再到“一带一路”的大型化工项目.在这些“大国工程”的背后,新时代国企青年的创新和创造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努力成为创新和创造的先锋,在中央企业中勇敢地率先创造原始技术来源和现代产业链长度。他们为壮大、改善和扩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青年力量做出了贡献,发挥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了世界级企业的建设。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核心模块“天河”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到来。此时,在150公里外的海上,中国第一个1500米自营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的水下施工即将完成,水下机器人(ROV)主任韩朝正在带领团队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上天不易,下海更难。ROV是深海油气开发的必备设备,导航仪是ROV的操作者,训练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被业界称为“深海宇航员”,这个领域一直被欧美国家垄断。甚至有人断言中国可以把宇航员送上太空,但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自己的飞行员队伍。

2007年,21岁的韩朝加入中海油。在他面前,只有两艘“老兵”遥控潜水器,没有任何训练系统和实际操作机会。每次下水,他都站在老外后面。

“一定要从‘老外’那里拿回操作权。”他暗暗下定决心,几乎每天泡在控制室和维修室,拿着厚厚的英文资料不停的学习,抓住每一个机会练习。经过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他和他的团队在短短5年内达到了10年的外籍飞行员水平。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韩朝还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深海油气开发水下施工作业,如国内首个深水自营油田群项目刘桦16-2和首个自主实施的超千米深水水下工程总承包项目刘桦29-1,推动中国深水施工技术成功进入300米深度“超深水”时代。

在过去的十年里,江鹏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贵州的山区度过。曾担任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创始人南任栋的助理,现为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运营开发中心总工程师。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索网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结构,对其抗疲劳性能要求极高。现有的钢索很尴尬,如果问题不解决,整个望远镜的建设就要停止。

在南的带领下,江鹏带领一批年轻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系统、大规模的缆索疲劳试验。经历了近100次失败后,他们变得越来越沮丧和勇敢,不断寻找问题的关键点,最终研制出超高抗疲劳钢索,成功支撑了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视网膜。

邵京华的足迹从新疆到青海,山东到浙江,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到哈萨克斯坦。

现任中国化工公司天辰公司土木工程系三室副主任。参与国内外数十个大型化工项目,承担公司近20项基础技术工作,获得“中国石油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三项专有技术,有效降低了项目投资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20年,邵京华担任结构负责人站在新的历史关头,中国经济巨轮将在新的一年、新的五年、新的世纪扬帆起浪,青春之歌也将谱写新的歌曲。

“深海一号”大气田即将建成,韩朝有了新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先导团队,还要掌握ROV设备自主制造和软件自主开发的关键技术。未来五年,我们必须实现实质性突破。”他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