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政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浙江计划这样做

2019-11-20 17:07 来源:浙江新闻网

民政工作关系到民生和人心。11月19日,省民政会议和第六届浙江慈善大会召开。会前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我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消除贫困为重点,以特殊群体为重点,以群众为关注焦点,全面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将浙江建设成为精确保障、和谐自治、幸福养老、热心服务的四大基准区域。

多年来,我省民政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进入一个新时代,人们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何才能变得更充实、更安全、更可持续?《意见》集锦前后,记者要求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聚焦民生热点

关怀更有温度

“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一直是我们民政工作的重点。”省民政厅相关官员表示,《意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弥补养老、儿童福利和特殊群体护理等服务的不足。

浙江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已连续六年加快十大民生领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8年底,浙江老年人口已达1112.7万人,占总人口的22.43%。《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覆盖,护理床位占机构床位的55%以上,进一步部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意见》明确表示,将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并对违反信托行为实施联合纪律处分;实施社区和困难家庭适应老龄化改造,鼓励和支持现有小区多层住宅电梯安装工作,完善家庭护理服务中心(护理中心)帮助配餐的长效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残疾人和智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政策,完善家庭、社区和机构相结合的专业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我们将实施一个项目,弥补老年护理人员素质的不足,并将老年护理人员纳入浙江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

对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精确照顾反映了民政事务的温度。《意见》建议加快儿童福利设施建设,加强儿童保育和保护队伍建设,加强对乡镇(街道)儿童和村(居)儿童负责人的监督。到2022年,每个区将建立一到两个区域儿童福利设施,全面覆盖县(市、区)儿童福利服务。同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怀服务体系,加强对残疾人的救助和权益保护。

打造智慧民政

提升服务效率

阅读《意见》,31政策措施,“智能家居”成为高频词。以“一次运行”改革为主导的智能民政建设是我省当前民政工作的亮点之一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浙江,新婚夫妇在登记结婚时必须回到自己的家园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年7日,杭州率先打破了全省原有户籍限制,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婚姻登记处。《意见》将进一步扩大其范围。今后,该省内地居民的婚姻登记也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此外,“一件事”婚姻生育账户联合办公室将在全省推广。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登记后,可以同时办理出生登记、户口迁移和户籍变更。

为了确保“每一项保证都应做出,任何人都不应错过

加强制度创新

推进改革深度

“我们将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意见》的各个方面,把好的做法提升到制度层面。”省民政厅有关官员表示,大规模救助系统、未来社区的“居民接待大厅”和家庭护理服务升级等政策和制度在全国省级都是开创性的。

为解决现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达标、布局不合理、使用不便的问题,《意见》首次提出结合浙江未来社区和美丽农村的建设,全面建设具有浙江特色、富有浙江风味的未来社区“居民接待厅”。从2019年开始,我省将连续三年每年建设或升级1000个村级活动场所。到2022年,我省每万人将有38个注册和备案的社会组织,8万名注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化改革创新部分,《意见》针对生态殡葬改革的瓶颈、慈善事业发展的热点和基层服务能力的难点,从制度和政策供给的角度进行了突破。它是该国相关改革的先驱。

《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群众“一物”联合服务。到2022年,每个乡镇(街道)将有一个节日生态葬地,全省生态葬行政村覆盖率将达到100%。以扶贫为重点,建立健全慈善救济体系和机制,推动“网络慈善”发展,引导慈善力量参与东西方扶贫合作。此外,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能力,探索建立集机构、社区、家庭于一体的便捷准确的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