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地图:黑玉路名列前三 且“北粮南运”趋势明显

2020-08-17 10:54 来源:第一财经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

就地区而言,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前十名的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河北、江苏、内蒙古、四川和湖南在北方地区优势较大。另外,近十年来,包括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在内的东部几个发达省份的粮食产量明显下降。

黑龙江、河南和山东位列前三

黑龙江、河南和山东位居粮食产量前三名,是中国三大产粮省。

位居榜首的黑龙江省去年粮食产量为7503万吨,是去年唯一一个粮食产量超过7000万吨的省份。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首位,耕地总面积和可开发土地储备资源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黑龙江省的平原主要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它们是中国东北大平原的组成部分。

黑龙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大豆、水稻、玉米和小麦。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中国每9碗大米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粮仓”。

其中,著名的北大荒有“挤黑土,用筷子发芽”的美称。主要覆盖三江平原、黑龙江平原和嫩江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开垦和农场管理,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荒仓库。

不仅如此,良好的农业生产基地也吸引了许多大型企业进入。2014年,领先的房地产企业恒大开始在大兴安岭生态圈布局粮油生产基地。该生态圈包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齐齐哈尔、黑河、绥化和双鸭山的“岭东”——个国家粮仓。

除黑龙江外,中国东北另一个重要的农业省份吉林的粮食产量居中国第五位。总的来说,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非常明显。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教授易宝忠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土地资源特别丰富,大部分是平原,便于耕种,耕地比例特别大,土壤非常肥沃。

易宝忠认为,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代机械首先在东北使用,劳动生产率特别高。大部分土地是由机器操作的。同时,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很大,但当地消费不高,所以粮食商品率特别高,可以大量运往其他地区。而且,东北的粮食常年肥沃,所以粮食质量特别好。中国东北的大米是中国最好的,非常受欢迎。

除东北外,河南在中原地区以5946.6万吨位居第二。作为一个拥有上亿注册人口的大省,河南也是中国的一个农业和经济大省。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1年被黑龙江省超越。

目前,河南是中国最大的夏粮省。河南省粮食局一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尽管今年的夏粮种植受到疫情和天气的双重影响,但河南省的夏粮仍有丰收,河南省的夏粮总产量达到750.75亿斤,比去年增加1.67亿斤,创下夏粮产量的新高。

掸族

同时,有9个省的产量不足1000万吨。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是三个直辖市,以城市经济为主,耕地和农业比重很小。西藏、青海、宁夏这些偏远省份,人口少,以畜牧业为主,而海南以特色农业为主。浙江和福建是东南沿海两个经济发达的省份,人口众多,但由于这两个省主要是山区和丘陵,平原较少,粮食产量相对较少。

近十年来各省粮食生产的变化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整理了近十年来的变化:北方四省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2010年到2019年的变化来看,四省粮食产量增加了1000多万吨,即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和吉林,第五位的山东都在北方地区,其中东北占了两个。

其中,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比2010年增加1870万吨,相当于2019年广东和浙江粮食产量之和。同期,内蒙古增加1308万吨,增长55.8%,居全国首位。此外,吉林省的增长率达到39%,辽宁省的增长率为34.7%。

易宝表示,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主要依靠机械化,因此尽管近年来东北地区有很多中青年人外流,但对农业的影响很小。此外,在过去的十年里,东北地区天气一直很好,没有太多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这为中国的粮食稳定提供了基础。

相反,九个省的粮食产量下降了。其中,北京、上海、浙江和福建是降幅较大的四个省份。

此外,与常住人口相比,黑龙江年人均产值最高,达到2000公斤,吉林和内蒙古也超过1400公斤。在其他省份,这个值低于1000公斤。此外,全国共有10个省的人均474公斤以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和福建排在最后五位,这些省份的粮食自给率相对较低。例如,近年来,广东、浙江和福建的粮食自给率都低于40%。

2019年各省粮食人均产值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金泰在接受《第一财经分析》采访时表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耕地面积大,大量的黑土地被开发,而且该省的消费量不大,因此它们已经成为商品粮产量最大的地区。

内蒙古的粮食产量也很大。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每年有能力稳定向外转移1250万吨粮食。

总的来说,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现在已经成为“北粮南运”。高度城市化、工业化、人口大量涌入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需要从东北等地转移大量粮食。

然而,目前农业的总体比较效益仍然不高。因此,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艾伯忠认为,农业是一个高度政策性的行业。目前,粮食收储体系有待完善。保证东北产的粮食全部收齐是必要的,粮食丰收卖不出去,会影响积极性。此外,需要加强和改善粮食生产补贴,以保持粮食价格稳定,确保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比之下,广东、浙江和福建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山地和丘陵较多,平原较少,粮食总产量较低。例如,福建被称为“八山一水一田”,而浙江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在接受《第一财经分析》采访时表示,近十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粮食产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种植高附加值的蔬菜、花卉和水果以及一些经济作物。例如,福建安溪的许多人种植茶叶。此外,福建和浙江主要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在许多农村地区,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不到一英亩的耕地,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没有规模效应。

从服装保险的角度来看,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很快,从城市化分工的角度来看,需要大量的新鲜水果,如蔬菜。城市人口在增加,对蔬菜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许多农民种植蔬菜并供应城市食物篮,所以他们种植的食物较少。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合理调整,有限的土地被用来生产蔬菜。

邹金泰认为,在口粮有保障的情况下,各地可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另一方面,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即使这些地区的比较优势良好,种植其他非粮食作物也不会破坏粮食生产能力。目前,中国对18亿亩红线和土地硬化的控制非常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