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速评论:谁被患有癌症的老年夫妇“租借”来保护被欺负的弱者

2020-09-03 11:33 来源:新京报

低收入的癌症夫妇得到的是假贷款,但经办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说,“我最多会被判两年”,这不仅违法,也是对人性的摧残。

据报道,在王秀梅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一位患癌症的农民妇女和她患有小脑萎缩的丈夫遇到了“大麻烦”。他们最初靠生活津贴和子女的抚养费生活,但突然他们名下又多了一笔贷款,导致生活津贴暂停发放。这对老夫妇发现银行职员牵涉其中,该职员说贷款用户的确有其他人,如果他们投诉,最多会被判两年。

在这件事上,如果幕后操作者“下手”准确,那真是“阴”:老两口病得很重,家里很穷,平时不需要和银行打交道,他们悄悄地用自己的身份贷款,不容易被人注意到。此外,与其他物品相比,这两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在捍卫自己的权利方面很软弱,即使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也不怕挨家挨户的折腾。

事实并非如此。涉案银行的工作人员明确说出了“隐藏的故事”和“后果”,摆出“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虚张声势地说“我们有刑事责任,绝对不会拿钱”。

王秀梅方面也非常友好。自2019年5月以来,已多次与涉及该县的农村商业银行沟通,希望消除信贷信息系统中的“黑名单”记录,但至今银行仍未解决。

有关工作人员和银行的态度使观众难以释怀。从回复中不难看出,涉案银行工作人员也知道冒领贷款是违法犯罪的,他和“实际使用者”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他显然“低估了”后果,这并不是轻描淡写的“最多两年”。

就此次事件而言,可能的罪名包括贷款诈骗罪、非法发放贷款罪、骗取贷款罪等。如果每项罪名成立,最高可达两年以上,甚至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可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可以从重处罚。至于有关银行,如果员工非法借贷,银行可能无法逃避责任。

目前,非法的“火星”已经出现,地方当局有必要介入调查。例如,公民的个人信息怎么会被他人“占为己有”、被犯罪分子窃取或被相关人员泄露?例如,银行有非常严格的申请、审核和发放贷款的程序,欺诈性地使用他人的信息贷款需要“一站式”的合作,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此外,如果这件事有任何“内外勾结”,如果除了这对夫妇之外,还有任何其他“受害者”,恐怕有必要查明真相,撤销问责委员会。

现在,既然事件已经曝光,我们不妨借此机会把弊端挖出来,让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谁在兴风作浪,鬼鬼祟祟,背后是否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网络。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银行贷款筑起更坚固的堤防,保护每一个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患癌症的夫妇得到假贷款,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被切断”的情况不应该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