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源证券获得基金托管资格 各种金融机构加速进入市场“抢食”蛋糕

2020-10-13 14:03 来源:华夏时报

 

近年来,基金行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发展势头迅猛。截至9月30日,新发行的公募基金已达2.34万亿元。在公募基金向市场交出不凡答卷的同时,基金托管资格也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争夺业务的“战场”。

近日,国源证券正式从中国证监会获得《关于核准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批复》。到目前为止,今年已有7家券商取得了基金托管资格。据记者统计,截至10月12日,共有24家券商获得了基金托管资格,长江证券、西部证券、财通证券等3家券商以及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两家银行正在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呈现出放开证券公司基金托管业务资格审批速度的趋势。年内,华富证券、光大证券、华信证券、万联证券、华安证券、长城证券、国源证券等七家证券公司先后取得基金托管资格。审批速度加快,各大机构进入速度加快,背后都释放了哪些信号?10月12日,某总部券商托管部基金分析师吴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托管业务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是银行和券商整个业务链条中的一环。虽然目前的费率较低,但可以起到一定的业务协调和分流作用,所以各机构还是比较活跃的。

加快发行基金托管资格

10月10日,国源证券宣布,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已获批准,相关业务将按照批准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

根据证监会9月14日公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名录》,截至9月14日,全市场目前有50家具备基金托管资格的金融机构。除了证券公司和中国结算,还包括28家银行和20家证券公司。截至10月12日,已有24家券商取得基金托管资格。

记者了解到,2014年监管放开了基金托管资格,多家银行和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然后从2016年到2018年收紧,只批了三家券商和一家银行。今年,包括国源证券在内的七家证券公司相继获得了基金托管资格,似乎有自由化的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公共资金净资产总额达到17.69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28.93%。此外,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全市场托管费收入达到88.8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8.7%。

“公募基金规模的加速扩张带来了基金托管收入的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各金融机构积极部署基金托管业务。”上海一家经纪基金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某经济研究所的特别研究员陈豪也告诉记者,基金托管业务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例如,它是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基金托管业务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如果组织布局落后,可能根本进不了这个市场。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资产管理产品的发展空间很大,未来规模还会进一步加大。所以包括资金在内的资产管理产品托管业务也是未来非常大的一块蛋糕。

经纪人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

近年来,证券公司在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

记者注意到,从2016年起,全市场基金托管总资产从5.34万亿元增加到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52.42%。然而,在银行仍然是主力的基金托管市场,目前只有不到3%的基金选择券商托管。

对此,吴杰表示,早期由于银行更早获得托管牌照,加上其在公募基金代销方面的优势和对私募基金的早期介入,确立了其在基金托管方面的优势。券商的主要优势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更为复杂,技术性相对更强,容易与券商现有业务融合。所以券商托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一定优势,但托管能力有限,确实很难在公募基金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那么券商应该如何在基金托管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呢?吴杰告诉记者,券商要以服务私募基金经理为主,打造全方位服务能力,多种策略、多种品种上下功夫,多做银行托管不愿意做的事情,才能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与银行相比,券商等金融机构在基金托管方面的经验、资质和系统竞争力较弱。从国际经验来看,如果一家机构能够充分发挥金融技术优势,打造领先的市场托管体系,可能有助于其实现弯道超车。”陈豪告诉记者。

外资银行加速进入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银行也在加速进入。9月1日,证监会在官网宣布,批准花旗银行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今年7月10日,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号文件,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申请基金托管业务资格。这标志着中国基金托管市场正式向外资银行开放。

此外,还收到了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商业银行申请基金托管人资格核准》材料。这意味着新一批外资托管银行的进入将增强基金托管市场的激烈竞争。

外资银行加速进入会对国内金融机构资金托管业务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有业内人士认为,境外托管的进入对基金托管格局影响不大。陈豪表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基金托管市场的时间很短。虽然他们在国外有着成熟的经验和制度,但如何适应国内形势,进行本土转型将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短期内,外资银行可能很难在托管业务上发挥实力。

吴杰也认为,目前托管的市场份额暂时无法改变。多年来,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的业务发展也不温不火,外资银行在托管业务上取得了突破,具有很高的协同性。相比之下,国内券商尤其是大型券商在证券私募托管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全业务链协同优势,中期应该不怕外资银行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