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代表关注核心缺失问题:没有必要通过产业整合共同破解

2021-03-10 15:37 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存在感不强!汽车行业的代表对“核心”汽车芯片非常投入,这涉及到中国汽车产业链的自主可控问题,没有必要通过产业整合共同破解

2020年底,汽车芯片供需矛盾激烈爆发,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上,许多代表集体关注汽车的“核心”问题,渴望通过相关建议推动汽车行业解决这个“瓶颈”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关键零部件不强,整车就不强,汽车行业也就不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在3000亿元左右,而我国自主汽车芯片产业规模将只有70亿元左右,占比不到2.5%,且主要分散在低附加值、低可靠性领域,存在感较弱。

由此可见,汽车芯片的供应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还涉及到中国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独立控制。如何帮助国产芯片突破,如何保证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核心”问题变成了新问题

汽车芯片短缺导致的蝴蝶效应还在继续。

最近大众、福特、通用、奔驰、日产、本田等车企纷纷表示面临芯片短缺问题。一些汽车公司宣布了短期减产计划。

今年2月,日本东北海岸的地震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暴雪,让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再次恶化。据悉,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半导体公司均陷入短期停产,再次加剧了全球汽车芯片的供需失衡。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汽车行业的许多代表将注意力集中在汽车芯片的供应上。曾庆红告诉记者,目前芯片短缺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导致汽车芯片等大多数核心电子元器件企业缺乏工作。同时,2020年中国汽车的发展速度超出国际预期,也让部分供应商措手不及。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分别达到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降幅较上年缩小5.5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恢复速度明显。

“2020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升温超出了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工业发展部部长李少华表示,近年来,全球芯片行业的产能投资相对保守,供需失衡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就已显现。疫情的突然袭击让芯片厂商更加谨慎,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预测也比较保守。

除了客观因素导致的汽车芯片供需失衡,更多业内人士判断这与智能联网汽车的爆炸式增长密切相关。

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陈宏说,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电气化和智能化趋势推动了汽车芯片需求的大幅增长。

“除了需求暴涨之外,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是逐渐提高对汽车级芯片的技术要求。”一位汽车芯片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传统汽车,智能联网汽车的计算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甚至提高了数百倍。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最新数据,2021年2月,广义乘用车产量达到114.3万辆,比1月份的188万辆下降39.2%。分析表明,产量环比下降反映出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节奏。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全球性的汽车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仍有更大的危机。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分析,目前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地位较低,国内芯片产品匮乏。虽然国内一些汽车芯片公司加大了投入,获得了主机厂的认可,但整体市场份额仍不到5%。

陈红表示,除自供率不足外,还存在车辆应用规模小、车辆认证周期长、技术附加值低、上游产业依存度高等问题。

“汽车芯片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卡脖子’环节。”鉴于汽车芯片的短缺,朱华荣做出了上述判断。他认为,目前存在汽车芯片随时断供的风险,这将成为长期的阶段性和结构性问题。

曾庆红告诉记者,汽车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关键零部件是汽车的基础。如果关键部件不牢固,那么整车就不牢固,汽车就更弱。他呼吁汽车强国先“强化核心”,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问题,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分别解决长短期问题。

产业协调共享“核心”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汽车行业代表和委员强调,汽车芯片关系到我国汽车产业链的自主可控问题,需要通过产业整合共同解决。

“单靠一股力量推动车级芯片国产化很难,需要政府牵头,整车企业共同扶持头芯片企业。”陈红建议建立“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实现车级芯片企业由外到内的动力转换。第一步,由OEM和系统供应商共同推动,支持重点芯片企业;第二步主要由芯片供应商驱动,形成芯片供应商内生动力机制,解决技术门槛高的车级芯片国产化问题。

“让整辆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国产汽车芯片。”陈虹表示,除了加强产业协同外,建议政府出台聚焦车规级芯片的扶持政策,包括各级研发和产线投资补贴、首台套应用补贴等,以降低企业投入和产品价格等。

“目前国内的芯片产业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即整车需求迫切,但上游的投资略显不积极。”曾庆洪告诉记者,从整个芯片产业链看,大家对于汽车芯片的投资过于保守,导致汽车芯片的产能被挤占。

曾庆洪建议加大对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精准扶持,制定并落实汽车半导体及关键电子零部件的专项激励措施,以促进汽车芯片产业的进一步活跃。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芯片产业是一个集技术、资本与人才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势必要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促进其发展。

尹同跃表示,他迫切希望国家能够制定国产车载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纲要,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此外,他建议成立芯片创新发展平台,从标准、规范、人才、技术层面给予芯片行业、零部件行业与整车以支持。

业内人士判断,汽车芯片应用于整车内,牵涉着驾乘者的生命安全问题。因此,整个产业在推动汽车芯片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其安全性和标准化。

对此,朱华荣提出建议,要从国家和行业标准角度制定准入和技术门槛,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主要是测试验证标准,确保半导体产品达标,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整车企业搭载国产芯片,加强自主芯片的国产化率。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期,从行业主管部门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均在积极推动汽车芯片的国产化发展。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组织了汽车芯片相关的企业座谈交流,并指导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编制了《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旨在加大汽车芯片产能调配力度,满足整车企业的生产需求。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等多家整车企业也相继宣布与智能汽车芯片企业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在汽车芯片领域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哪吒汽车董事长方运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整车企业加强对汽车芯片行业的投资非常有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家企业都要过分投入。对于整车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向汽车芯片企业提需求,帮助这些企业完成试验认证。

在他看来,在产业各方积极的融合和协作下,国产汽车芯片的规模迟早会攀升,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判断,在工信部和各个企业的全面协力下,中国汽车芯片企业会迎来相应的机遇,汽车芯片的断供风险也将逐步被化解,预计车市销量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不会太大。

此外,也有代表委员认为,推动汽车芯片的国产化,还需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不动摇,推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持续增长。曾庆洪建议,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国际合作,探索合资合作或者深度战略合作的方式推动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