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稳房价稳地价这么难?

2021-08-25 15: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上海宣布将第二次集中土地出让推迟至9月,成为仅次于深圳的第二个一线城市。同时,杭州、天津、青岛也宣布调整第二次集中出让规则。

这些趋势传达了房地产调控的趋势。为了稳定地价和预期,今年全国22个重点城市实施了土地集中出让,第一次出让已经结束。虽然各地冷热不均,但趋势是热点城市土地市场依旧火热,溢价率不降反升,楼面价再创新高。加快完善土地价格稳定机制,优化土地拍卖规则迫在眉睫。这种刹车的集中转移就是由此而来的。

房子建在地上。只有压低地价,房价才不会听从马的指令。但问题是,为什么稳定地价这么难?

当然有很多原因。根据经济学常识,供求决定价格。一些热点城市有大量人口流入。疫情发生后,欧美主要国家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这些因素使得市场对房价上涨有一定的预期,带动了土地市场的需求。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土地价值的发现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无法避免负面影响。中央多次强调,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结构性失衡,其中之一就是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具体表现为房地产税和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中占比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调控主体责任不可避免地与发展经济、增加民生投入的职能相冲突,使得稳定地价的政策目标大打折扣。

另外,房地产企业普遍负债率较高,购买土地时自有资金不足。一些企业已经超越实力抢地,这也是地价难以降低的重要原因。

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开拓新空间。如果按照以往的惯性思维,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可能一时有效,但无异于饮鸩止渴,将付出巨大代价。一方面,原有的模式会因为见效快、省力而抑制新的开发模式;另一方面,房价不可能无限上涨,高地价高房价可能引发重大金融风险,危害极大。

因此,我们应该从整体经济形势的角度来思考土地和房地产,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房地产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提高调控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要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摆脱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状。要让金融“活水”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改善房地产占用金融资源过多的局面。就土地市场而言,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土地收购融资的监管,建立真正有效的土地收购审查制度。

同时,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房地产调控的主体责任。调控不应该流于形式,玩数字游戏,通过提高起拍价来调整溢价率,不能用各种名目增加实际地价。中央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政策不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