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现12亿年前的蚋属新种

2019-11-27 15:17 来源:和讯科技

199435958.jpg

199435959.jpg

北京科技日报,11月26日(记者曹秀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利达等中外科学家26日在北京宣布,他们在河北省丰宁地区发现了一种梅龙属新种,这对了解恐龙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论文发表于《白垩纪研究》年。

据了解,邢利达团队描述了两个主要含化石地层之间的一个新种,上侏罗统地层年代学上位于德国索振霍夫群(Solzhenhofen Group)岛上,下白垩统义县组位于中国辽宁西部,发现于中国北方的花营组。“敏捷而暴力”这个名字表达了这只小恐龙敏捷的动作和凶猛的性情。“梁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收集标本的梁颖斯通自然历史博物馆。

梁颖迅猛龙在独特的骨骼形态上不同于其他美颌龙,包括指骨ⅳ-4长于ⅳ-3、独特的后颅特征组合、超长小腿等。在系统发育分析中,梁颖迅猛龙嵌套在热河群和索振霍夫群之间,这是对已知分支范围和群多样性的重要补充。从战略上来说,梁颖迅猛龙是亚美大白鲨中最早和最小的物种。

梁颖迅猛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它的化石不完整,缺少头部等。然而,从类似的恐龙中可以推断出,它大约30厘米长,脖子细长而柔韧,头上有一个浅色的头骨,嘴里有小而非常锋利的牙齿和弯曲的边缘。它是比它小的动物的致命武器。由于它的大眼睛,梁颖迅猛龙有敏锐的眼睛和强大的狩猎能力。此外,梁颖迅猛龙有强壮纤细的后腿,这使它能够突然加速以惊人的速度捕捉小跑步动物。

据报道,科学界仍对美颌龙(Meignathosaurus)的栖息地偏好和多样性模式存有疑问。梁颖迅猛龙提供了两种更广泛的可能性或证据:根据早先提出的反鸟组合的多样性,花营组可能保存了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最古老的动物群,这不同于晚侏罗世刀虎沟生物群和产生其他美颌龙的义县组。梁颖迅猛龙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校准点,用于重建生物地理和地层模型,并估计美颌龙分支的异速生长趋势。

上面架子上展示的梁颖迅猛龙。邢利达供应图

梁颖迅猛龙复苏图如下。刘一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