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仪器探索与国际标准的共享机制

2019-12-04 12:01 来源:和讯科技

上海12月3日电(文淑后记者王春)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的第十四届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级官员小组会议(GSO14)于2日至4日在上海举行。这是全球战略目标组织第一次在亚洲举行会议。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中心副主任李嘉红介绍了中国相关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合作,并提出了将中国相关大型研究基础设施纳入全球战略目标案例研究、进一步加强全球研究基础设施合作的建议。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reporter了解到,GSO此前在考虑将研究基础设施作为国际伙伴关系的候选时,制定了一套确定关键原则(标准)的框架,并形成了14个与规范、成本、社会评估和影响力相关的国际标准。GSO每年都会研究这14项标准中的一些。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外事办公室主任董华少表示,今年9月刚刚获批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将按照14项标准进行建设,从而在共享和反馈方面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建成后,该设施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中参数最高、功能最完整的综合研究平台。它将为确保中国聚变堆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解决中国的主要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目前,我国的一些主要科学设备已经与国际研究机构共享。在合肥的科学岛上,中国的“人造太阳”——“东方超级环”向全世界120多个实验室开放。目前,超过50%的提案来自外部。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探索和推动大型科学基础设施的全球开放共享机制。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为全球开放共享和合作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提出一些建议。例如,来自欧洲联盟的科学设备负责人建议,科学仪器之间的数字资源应当相互连接,并且应当建立一个相互连接的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