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持有ESI排名论文在不同学科进行改革或提出好的想法

2019-12-06 15:17 来源:和讯科技

199566075.jpg

最近,一些高校鼓励在校学者交流数据、开展学术引用和授奖活动的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所有这些现象都源于ESI——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这一指标最初揭示了学科趋势和热点,现在被广泛用于大学学科排名。

"我们学校的ESI排名又上升了!"“我们学校的ESI高影响力论文首次超过100篇”和“我们学校的另一门学科已经进入ESI在世界上的1%的行列”。这是百度在搜索“ESI学校”后偶然找到的几个标题。类似于这种大学和ESI的内容就像狂欢节一样,每两个月爆发一次。

有了科研成果,发表文章是自然的,但是为了发表文章而做科学研究是本末倒置。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去年也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单位和学科中,“只写论文”的现象仍然“挥之不去”。

在宣传方面,一些学术自媒体和大学宣传部门出于各种考虑,也助长了“只写论文”的现象。例如,一些学术自媒体在介绍科研进展时,往往会用“XYZ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科学》的文章”、“XYZ大学的另一篇《自然》”和“XYZ研究集团海蒂·JACS(《美国化学会志》)”等标题来宣传“奶牛”论文的发表,而不是把科研突破作为最重要的成就,从而加剧学术氛围空虚浮躁的倾向。学校已经是这样了。如果教师不再专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只写论文”的思考,他们怎么能创造一个干净、正直的学术氛围呢?

学术界如何才能走出“只有论文”的恶性循环?这里有一些小建议。

首先,在“打破四个规则”的工作中,特别是打破“只有论文”的工作中,也许可以选择一些学科领域进行改革实验。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发表论文较多的领域,如材料、化学等领域进行试点吗?毕竟,我国已经过了“论文匮乏”的时代,更多的是与某些领域“论文发表多,但问题依然存在”的现实有关。为了防止学术氛围的崩溃,通过某一学科领域的改革实验,以点带面,在示范和引领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无疑是一项积极而可取的举措。

第二,为不同领域建立不同、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不重视论文质量的学术评价体系不会带来真正的学术进步。同样,如果我们完全忽视各个学科的差异和特殊性,我们就不能真正使“只有论文”的现象消失。例如,如果一些学科和研究方向是“热点”,论文将相对容易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年轻科技工作者。论文的被引频次也会增加,大量的“随波逐流研究”反而会导致科学研究的平均水平下降。如果是一个“冷”且难以发表的专业,发表文章就比较困难,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学科人才严重流失,影响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如果仅仅把论文数量作为评价指标,显然不利于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进步。

如何防止“只写论文”思想成为领导者?事实上,一些学院和大学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清华大学发布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博士生的学术论文不再是他们学习期间获得学位的唯一依据。他们还制定了不同学科的学术创新成果要求,尊重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我也真诚地希望这种探索能够继续下去并得到扩展,这样“只写论文”的思想就不会再“到处生根”。同样,整个社会也应该更加耐心和宽容地探索这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