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宗宪甘肃土壤的守护者

2020-02-05 09:43 来源:和讯科技

周三,从每年的国庆节到第二年的春耕,大约有“土壤采样时间”。前一段时间,车宗宪正忙于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厅的专家就合作监测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进行谈判。

车宗宪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所长。他主要从事土壤的长期观察和监测。"说白了,就是土壤取样、分析和记录."他说他已经有30年没有在土壤中工作了。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特征是农业生产发展、科学施肥和耕地保护的重要科学依据。在过去的30年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经历了从婴儿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但是对于土壤来说,这一段时间还不足以让研究人员了解其肥力变化趋势。

与普通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不同,土壤的长期观测和监测是一项基础研究,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土壤观测和记录。

“这是这项研究最难的部分。”车宗宪说,从工作特点来看,取样、分析、观察、记录、总结等基本操作并不难。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基础研究,很难产生研究结果,许多研究人员已经“改变了他们的门”

看着其他同事一起合作产生新的研究成果,车宗宪动摇了。“但当我想到离开时,我多年的努力将会白费,我的心也会变得柔软。”他说,中国对土壤的长期观察和监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而英国在这一领域有170年的研究历史。"我们开始晚了,这项工作必须由某人来做。"

这条路又堵又难。20世纪70年代末,甘肃开始了长期的土壤观测和监测实验。由于研究经费紧张、认识水平低等多种原因,兰州、定西、酒泉等地的许多长期定位观测和监测试验已经终止。目前,全省仅有4个长期土壤测试点,分别位于张掖、武威、天水和平凉。

困难并没有像车宗宪那样压垮土壤守护者。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土壤中扎根,增加了需要几代研究人员艰苦努力的工作。车宗宪说,当他参与这项工作时,只有十几个专业人士从事土壤研究。仅他们的研究所就有50多名研究员,甘肃省有100多名研究员从事土壤的长期定位观测和监测。

不仅如此,土壤研究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长期定位观测和监测研究。“过去,取样、干燥、分析和记录都是手工操作,数据需要一两周才能出来。”车宗宪说,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监测技术,一个小时就可以获得结果。

花了近一代人的心血,土壤守护者终于取得了成果。2016年,车宗宪及其团队利用近40年的土壤监测和调查,总结了甘肃省主要耕地的土壤类型和肥力演变规律,为肥料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车宗宪说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目前,该研究仅初步掌握了黄土、灌漠土、黑黄土和灰钙土等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我们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他说,甘肃有37种土壤类型,后续监测研究需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