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2020-04-07 09:29 来源:中国商务网

原标题: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每年清明前,都有不少人匆匆赶赴老家,加入到大的小的祭祖扫墓队伍中。

有外国人在网上问:“中国人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故人,真的会得到庇佑吗?”

而对于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没有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人心里。

0 1

清明,是诉说思念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死亡;

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

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发小的父亲,十二年前在外地工作的一个雨夜里,突然发病去世。

当时他在很远的地方上学,平时都是住校,并不知道这件事。

他妈妈为了不影响他学习,一直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没见着父亲最后一面,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爸爸生前没有照过相,唯一留下的,只有他那张缺了一个角的身份证。

他小心翼翼地用一块柔软的布包好,放在柜子里锁好。

当时的他还只是十几岁的少年,如今已经是工作好多年的大人了。

每一年的清明一定会回乡给父亲扫墓,这一天,他可以卸下生活的重担,尽情地诉说对父亲的思念,展现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面。

他说:“又到清明了,原来都已经过去十二年了,十二年真的好久啊,其实每天都很想他,时不时还会把他的身份证拿出来看一看,但我真的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忘记他的样子。”

都说真正的永别,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死亡不是终结,不能带走所有的东西,至少不能带走我们对故人的爱与思念。

只要我们还记着他,他就依然活着,活在我们的回忆里,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爱有多深,思念就有多重。清明扫墓,尽情地诉说你的思念吧。

0 2

清明,是不忘本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长辈们踏青扫墓时,他们总会领着我去到这个那个墓碑前,讲着祖辈们的故事:

这高祖父中过进士,请他写春联的人要排队;太爷爷生意做到南洋,有十几间铺,但爱喝酒;曾祖母做的手艺是全村最好看的……

以前不解,为什么年年总要讲一遍同样的故事。

长大后离开家,去到很远的城市工作,为了过上好生活,加过班,熬过夜,拼过命,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奔波在各种社交场合,常年漂泊在外的我们常常会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可以回哪里去?

清明节,就是一个让你回忆起一切的节日。

它让你记起你的来处,记起你的祖辈,记起他们曾经也为生活奋斗过、努力过。

作家史铁生曾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以前不理解人老后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落叶归根。

后来慢慢理解了,清明是为了提醒我们: 做人,不能忘本。

0 3

清明,学会珍惜眼前人

每年祭祖,人聚得特别齐,例如春节也未必能见到面的亲戚,好久没联系的儿时玩伴……这一天再忙,大家都回来了。

在丰子恺的记忆中,他幼时每年祭祖就是一件盛大的事,清明三天都去上坟。

他和其他小孩都不太懂祭祖的意义,觉得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乐事。

他说别人借佛游春,自己是“借墓游春”。

可以一整天在乡下游玩,一路采桃花、偷蚕豆,最快磕上头的小孩,大人会奖他一个鸡蛋,晚上跟大伙在船上吃上坟酒。

有时候会想,我们一年一年地坚持回家祭祖,相聚在祖辈前聊着家长里短,嘻嘻笑笑地分吃着祭拜完的贡品。这不就是先人们想看到的光景吗?家族和睦、子孙满堂。

每年我在奠酒时,总会想起那句诗,“一滴何曾到九泉”,鼻头会感到遗憾、眼眶会有伤感在打转,当我放下空酒杯、抬起头,可爱的亲戚围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心又暖了, 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很多人,琐务缠身,无法返乡。

但请记住,如果有条件了,即便人在天涯鬓已斑,也定要多回乡扫墓,回一次少一次。实在没条件,心底亦可过清明,毕竟,装在心里胜过一切。

梨花风起正清明。今年你回乡扫墓了吗?和你同行的是谁?你又在思念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