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城市群“新基建”竞争 城市格局迎洗牌

2020-04-07 10:5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口和资本要素加速向城市群、都市圈聚集的态势不会因疫情而改变,城市群始终是络、数据七大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前面。谁为未来经济转型升级提前铺路,谁就更可能抢占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制高点。如今,七大赛道的发令枪均已打响,新基建的身影正频频出现于多地新公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息息相关,二者的融合应用一直都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在5G技术标准制定初期,工业应用就是5G需求研究的重点。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网络基础设施,并提出开展5G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网络技术试验,协同推进5G在工业企业的应用部署。因此,我们将5G和工业互联网两个领域整合为一个方向进行探讨,重点讨论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5G基建。

  需要指出的是,新冠疫情并未影响5G建设的速度。2020年5G投入相比去年成倍提高,三大运营商和络设备以及通信终端等多个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已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

  在未来的络的完善,各省高铁建设与城市群规划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长三角也表现突出。在四大城市群当中,长三角开设地铁的城市数量最多,也是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上海、南京、无锡、杭州、苏州、宁波、合肥等都已开通地铁。

  此外,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数字手段的支持,长三角地铁“通票”已实现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10个城市全覆盖。

  城市梯队方面,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北京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以38.5亿人次位居第一,其次是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客运量占到全国总客运量的58%。

  近年来,强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也呈现出快速的追赶态势。2018年,成都、南京、武汉三市累计完成客运量均突破10亿人次,其中成都11.6亿人次、南京11.2亿人次、武汉10.5亿人次。

  新基建不能脱离城市群

  后疫情、新基建、城市群,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

  毫无疑问,大城市群仍旧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2019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曾明确定调:“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群和核心城市仍旧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人口和资本要素加速向城市群、都市圈聚集的态势不会因疫情而改变,城市群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将成为新基建投资的重要区域。换言之,服务于城市群和区域核心城市的新基建投资与建设,将获取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新基建时代到来,全国各地纷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求最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新基建方向。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此过程中,各地还应树立整体联动发展的意识,建立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从而打造更多的新基建跨区域发展典范。

  原标题:四大城市群“新基建”竞争 城市格局迎洗牌|城市群|“新基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