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52亿元债务逾期 正在协调融资化解债务风险

2021-02-03 15:38 来源:证券日报

深陷流动性危机的华夏幸福首次披露债务问题。据悉,2月1日上午,华夏幸福在线、线下分别在北京、廊坊、上海、深圳召开了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月1日晚,华夏幸福宣布,债务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额为52.55亿元,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多种形式的债务,但不包括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截至1月31日,公司可用资金为8亿元,正在积极与上述逾期延期涉及的金融机构协调。

“北京地区限购政策严格,实施时间长。整个楼市沉寂多年。华夏幸福就集中在这一带,房地产开发是公司现金流的主要来源,这反过来又给公司的流动性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房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告诉记者,利用房地产开发销售资金反馈工业园区运营的商业模式本身是可行的,但如果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进行押注,一旦市场长期难以回暖,就很难有回报。

误判北京周边市场

在过去的四年里,累计影响已经达到1000亿元

2021年初,多家机构下调华夏幸福评级,认为公司经营业绩和现金流较差,面临大量到期债务。受此影响,华夏幸福股价波动。

其实这是华夏幸福的第二次流动性危机。2018年,华夏幸福转让了北京周边几个项目的股权,用于提现。2018年7月和2019年2月,平安两次向华夏幸福投资180亿元人民币,以25%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

但是,北京周边市场多年的低温,损害了华夏的幸福。新业务投资对象性价比较好,区域市场也比较火爆。今年有几个100亿元规模的项目,但不具备快速转化为销售价值的条件,也没有成为公司现金流造血的主力军。

“按照传统的PPP模式,对于华夏幸福来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但目前在华夏幸福的PPP发展模式中,公司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比如为地方政府部门招商服务的内容。同时,引进行业要为地方财政创收,才能获得政府回报。这延长了华夏幸福的回报周期,也导致公司在2020年年中有520亿元的应收政府账款。”同策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肖云翔告诉记者,原本在华夏幸福商业模式中,还有一个环节就是配套房的开发,这是内部“造血”的关键。但由于北京仓库较重,在严控政策下,“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导致公司遇到困难。

在2月1日的沟通会上,华夏幸福董事长王将此次危机归结为几大原因:一是对北京周边情况判断错误,北京周边住宅量价下跌,影响公司4年内1000多亿元的回报。其次,新拓展的区域还在培育中,效果不如预期(长三角大湾区);第三,前期扩张激进,管理不精,公司计划超实际能力,运营低效,考核机制不完善,规模对效益不重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两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肺炎的影响,加上公司自身管理和发展战略等各种因素,公司流动性相对紧张,2021年初出现流动性问题。

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1月31日,华夏幸福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36亿元,其中仅有8亿元可用,其余为限制类资金。但逾期债务涉及的本息金额为52.55亿元,可见可用资金与逾期债务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华夏幸福于2月1日成立了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由各方协调解决问题。2月1日,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成立并召开首次会议,旨在确保金融机构债权人形成合力,以“不逃债务”为基本前提,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化解华夏幸福的债务风险。

有消息称,从大方向来看,王表示将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还款计划包括加快支付改善现金流、加快资产处置、引入战争投资、分阶段有序还债。他希望债权人能给公司一些时间加入华夏幸福债务委员会统一行动。

“债务问题,评级下调,销售规模下降。该公司销售额的行业排名也从过去的前10名下降到了47名。目前,坏消息真的更多。”肖云翔告诉记者,目前华夏幸福要处理好与安森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快销售,寻求资金,缓解到期债务压力。未来,工业地产开发商仍将是华夏幸福的主要标签,在住宅业务布局上更加谨慎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