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双方加强房地产财务管理

2021-02-08 15:42 来源:经济日报

要根治楼市“新热”,必须加强房地产的财务管理,做好张文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需求方面,要落实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控和融资管理规则,严厉打击哄抬房价和地价行为及恶意炒作。在供给方面,要向“租购并举”的方向扩大供给,加快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研究。

最近,针对一些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特别是“万人彩票”和“新热”现象,许多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调整抵押贷款利率、严格检查消费贷款和商业贷款入市等措施,以阻止热钱进入房地产市场,“挤压”住房投机需求,减少住房投资性。

始于2016年9月底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历时四年多,调控效果显著。目前大部分城市房价稳定,普通个人或家庭负债增速没有明显加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八年来首次低于各类贷款增速,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类贷款的比重从2016年的44.8%降至2020年的28%。这意味着新增贷款将大概率流向实体经济,住房融资“三条红线”、银行信贷“两条红线”等房地产金融监管措施将显现效果。

于是,一些人开始放松警惕,认为一些城市的“新房热”还不够。是否有必要继续监管?目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的39%,大量债券、股权、信托等基金进入房地产行业。根据2020年6月底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统计,在37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或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红线”。房地产是目前中国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如果任由金融资源注入房地产泡沫,将给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和居民财富带来潜在风险。

房地产金融一定要管,一定要管好。通过限制购买和贷款的行政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干预,确实可以暂时阻断房价泡沫的“水切入点”,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伤害正常的商业、消费和改善需求,仍然难以缓解金融供给管理与房地产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与防范价格风险之间的矛盾,以及住房企业合理融资与控制杠杆之间的矛盾。特别是一些短期调控涉及到信贷总量、房贷利率、交易期限、相关税费等问题,可能会让少数地方楼市坐以待毙,增加居民购房的实际成本,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

楼市的“新热度”来自新房和二手房明显的差价,使得热钱通过消费贷款、商业贷款、信用卡透支流入套利。但要根治楼市“新热”,需要加强房地产的财务管理,做好需求方和供给方两篇文章。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应有之义,会议强调了“经济适用住房”、“长期租赁住房”、“出租住房用地”等内容,提出“逐步使出租屋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一方面,在需求方面,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情况和征地行为的综合监控,落实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控和融资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另一方面,在供给方面,我们将朝着“租购并举”的方向扩大供给,加快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研究,加大对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减轻出租屋的税收负担,土地供应应向出租屋建设倾斜,探索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为代表的二级市场工具,开放公共出租屋供应体系。完善以房地产股权基金为代表的项目投融资结构,完善以保险、公募、养老为代表的长期机构参与股权投资,真正拓展房地产行业内涵和价值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