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后动” 造车能“用情感”吗?

2021-04-13 15: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几经传闻,小米终于在3月30日晚举行的手机春季发布会上公开承认造车。不仅如此,雷军本人也会“赌上自己积攒的荣誉”,开始他所谓的“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冒险”。说到情感,雷军在发布会上哭了。

雷军的造车宣言,不仅感动了很多“米粉”和网友,也吸引了各路投资领导的帮扶。“我们的汽车项目公告对外发布后,我收到了很多投资界的信息和电话,询问是否有投资机会,投资界的一些朋友给了我各种计划,”雷军透露。但现金流充裕的小米决定以独资模式造车,新业务的资金全部由小米自己支付。为此,小米一期投资100亿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

“我们有钱,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一万多人的研发团队,预计今年会增加5000人。我们有一支优秀的工程师团队,”雷军自信地说。“在过去的7、8年里,小米在电动车行业投资了约10家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在汽车领域拥有数百项专利。而且智能车和小米正在打造的智能生态本来就是一个”。

然而,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技术的小米,一直在犹豫第一辆车的形式。在小米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后的一次直播中,雷军坦言,“高管们在开始调查后的第一个月就有了答案,但经过75天的调查,他们又回到了原点,目前仍悬而未决。”。小米内部也有关于品牌LOGO和车型价格定位的争议。除此之外,小米会采用什么样的制造形式,自建工厂还是代工,未来的销售渠道网络会如何布局?雷军和小米对于企业战略的一系列关键问题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深入思考,制定计划,然后行动”。企业无论“进入”哪个领域,都要求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前瞻性的思考、战略布局和统筹规划,而不是在“脑子里无数、稀里糊涂”的状态下参与其中。对于一个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战略部署就像是灵魂,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轴,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培育和带动作用。

就小米而言,既然选择了汽车行业,就无法摆脱规模专业化的产业规律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产业特征。以汽车生产周期为例,一款汽车产品从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虽然电动汽车不再需要克服发动机和传动技术,但对车身、底盘、电子电气系统、制动和转向等基本功能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这就要求企业严格完成“R&D-示范-概念车-工程样机-产品测试-量产和下线”的产品周期。随着产品投放市场,汽车公司将面临终端销售和服务保障的挑战,这将是一个几何级数的挑战。

这么高的门槛对任何一个新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在小米之前,无论是从一批“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的威来、小鹏、理想、魏玛等龙头企业,还是被国内“新势力”奉为标杆的特斯拉,都经历了产品质量问题不断、订单无法按时交付等诸多困境。在造车上打出“情感牌”的小米,有没有充分考虑和仔细部署“先锋”曾经遇到的问题?

相比之下,上个月宣布进入氢能领域的长城汽车,不仅构建了国际水平的“系统-储运-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还突破了核心技术壁垒,连接了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氢能商业化;此外,它还针对“氢动力系统”的整个场景推出了一套国际领先的解决方案——氢石灰技术,以加速产品的落地。另外,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实现了“堆芯及核心部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部件(控制器等)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IV储氢瓶,高压储氢阀,氢气安全和液氢工艺”,很多技术突破了“卡脖子”的行业痛点。而且这可能会为小米造车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