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1-04-22 16: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新四化”和流行因素的叠加下,新的出行方式和需求逐渐涌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场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未来旅行的重要关键词,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旅行场景中酝酿。

在此背景下,4月18日,由主办的“2021移动即服务”活动在上海举行,主题为“科技引领智能旅行未来”。会上,姚旅行CEO顾涛、联动云集团CTO沈健、易易旅行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蔡、T3旅行副总裁、墨洁旅行妙树俱乐部、北汽新能源轻旅总经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森、华兴新经济基金高级董事总经理朱、香岛租车执行副总经理、 首汽汽车公关部总经理李泽宇、华夏旅行首席品牌运营官王晶等旅游公司和产业资本的重要嘉宾就智能旅行领域的新变化、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安全是旅游业最基本的要求

在当前“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随着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更便捷、更安全、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旅游生活的需求。随着新一轮竞争的到来,当前移动旅游市场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机遇。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未来需要的旅行服务不一定是停在楼下停车场的车。未来的车必须共享。只有共享才能让更多的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耀星旅游CEO顾涛在2021美丽旅游MaaS沙龙上说。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然而,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共享汽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旅游公司已经开始横向联合,以更好的实现运力共享。比如滴滴、高德、美团等平台利用流量门户加入聚合平台模式,为第三方旅行社提供流量门户。

此外,共享私家车也被认为是提高共享能力的一种方式。目前一线城市的交通状况主要是交通拥堵。早晚高峰属于用车高峰期,运力明显不足。其他时期,产能过剩。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和模式创新,合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已成为相关交通部门和各大移动旅游平台面临的新课题。

“虽然很多私家车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的,但如果以后共享性和智能性提高了,这些私家车就在马路上跑,道路拥挤,新车销量下降。”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蔡炯看来,APP上租车在一线城市可以行得通,但在二线城市会受阻50%,在三线城市绝对是赔本生意。

对此,顾涛认为,为了实现更高程度的车辆共享,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尤为重要。“当实现自动驾驶时,车辆可以准时将用户从A点带到B点,城市不会出现拥堵,道路使用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顾涛说。

即使未来一片光明,移动旅游市场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何保证乘车安全是旅游公司的第一关。目前,在线汽车等旅游市场仍有许多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一些平台甚至无视行政法规规定的审查义务,放松对驾驶员资格的审查,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

“安全必须由旅游业和原始设备制造商来做。这是最低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据T3 travel副总裁钟鸣介绍,T3 travel从主机厂到硬件再到软件都有一个安全系统,不仅保证了乘客的安全,还消除了司机疲劳驾驶等问题。

享道租车执行副总经理蔡炯则表示,解决安全问题最关键的是理念。作为社会公共出行的有效补充,互联网出行行业可以在技术上保障司乘安全,践行“司乘平等”理念。

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2月订单量超过10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中,按双合规完成订单率从高到低的排序,享道出行以82.1%的双合规率排在第一位,T3出行紧随其后。

事实上,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业务模式有关。目前,出行服务平台有C2C、B2C、B2B三种模式。“B2B和B2C模式要比C2C更安全,C2C模式下出行平台只是起到了将司机和乘客撮合在一起的作用,即便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管理也有很大的犯罪概率。”顾涛认为,C2C模式可以极大地激活私家车等社会闲置资产,但需要在立法、监管、司机筛选等方面进行规范。

而随着科技赋能模式的创新,车辆的使用效率与出行效率将显著提高,服务提升也迫在眉睫。“做出行就是在做服务,无论是单一的做分时租赁、传统租赁,亦或是网约车,背后就是服务。”蔡炯说,接下来出行服务市场将呈现“大而全”和“小而美”的分化,其中前者是大趋势。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蔡炯解释称,“大而全”即是一个平台可以涵盖网约车、代驾、分时租赁、高端专车接送等服务,而“小而美”则是出行服务在某些领域会变得更加垂直和细分。

主机厂与科技公司布局出行市场机会均等

今年以来,汽车圈最热的话题当属科技公司纷纷下场造车。有人说,他们掀起了汽车领域的第三次造车浪潮。而在出行领域,汽车主机厂和科技公司也都在入局,希望在新的赛道上把握住商业机会。

特别是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各大主机厂相继宣布要加快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作为主机厂,希望能通过努力,在汽车工业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中,能够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出行服务商’,这是所有主机厂面临的课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顾涛说。

有汽车主机厂背景的苗树会认为,目前主机厂和科技公司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但谁补劣势的能力更快更好,与优势形成互补,并形成良性的商业模式,谁胜出的机会就更大。

“主机厂有车辆、资金和地方资源,这是它发展出行业务的优势。但主机厂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它的核心是做To B业务,卖车给经销商,不直接面对用户,因此,C端服务能力是主机厂在出行领域的劣势和短板。而科技公司的优势是基于技术的云计算、算法、运力调度等,只是手中的资源偏弱,对司机(尤其是C2C业务)没有核心掌握权,对车辆也是弱掌控状态,这是轻资产模式的必然结果。”摩捷出行COO苗树会表示。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苗树会看来,目前,出行领域整体盈利模式仍然存在很多变化,且充满未知,如何拉动出行市场的活力至关重要。“以摩捷出行为例,除了有自营的模式外,还有经销商加盟的模式。主机厂与经销商结合起来的利润模式,可以更容易在全国范围形成合力,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苗树会说。

北汽新能源轻享出行总经理吴松林认为,在出行这个赛道上,主机厂、科技公司的机会是均等的。“主机厂有优势也有劣势,汽车产业的制造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互联网科技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流量。出行市场太大了,现在并没有到天花板,还会有巨大的增量。”吴松林说。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至于如何做好出行服务,吴松林认为,这最终需要回归到用户本身。从长远角度来看,主机厂与科技公司更多是“握手”紧密融合的趋势。例如,滴滴与比亚迪合作推出的网约车车型D1,滴滴拥有大量成熟的用户个性化需求,比亚迪在汽车制造上具备优势,这种模式可以将双方优势深入结合。

在商业模式完全建立之前,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对此,华兴新经济基金资深董事总经理朱奕表示:“对资本来讲,(投资)无非是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取得什么样的收益。(现在还)不能说资本已经下定决心积极布局,(他们)还在观察中,需要具体分析每一个模式的长短板。”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朱奕看来,出行领域的大浪潮才刚刚开始,市场还在继续增长,并不是根据现在的市场格局而达到稳定状态。“出行领域刚刚走过1.0时代,初期的信息匹配、市场匹配、消费习惯和认知也刚刚开始养成,未来5-10年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是紧密相连的。”朱奕说。

自动驾驶将助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移动出行市场的应用,科技公司、主机厂、出租车企业都在加紧对这一领域进行投资,以争夺窗口期。

“随着汽车消费的升级,当前的出行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比如,以前坐公交车的人愿意选择网约车出行,对用户来说这是升级。但网约车为了吸引一部分用户可能会做更低端的产品,原有的网约车用户则希望有更好、更细分的出行体验。”首汽约车公共关系部总经理栗泽宇表示。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当前,出行领域的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细分化,同时,市场进一步下沉的趋势也日渐明显。有调查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网约车的使用比例要高于一线城市。今年以来,部分移动出行品牌通过快速布局二三线下沉城市,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

而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5G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高速发展,出行领域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一嗨出行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蔡礼洪认为,消费者希望出行体验更好,尤其是网约车忠诚用户,会希望车辆更加智能化和共享化。

沈剑也认为:“随着用户量的增多,出行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果有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泊车、送车,那整个体验链条就打通了。”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不过,从目前来看,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出行领域虽已开始应用,但仍面临着很多难题。“以提升无人值守体验为例,虽然控车解决了问题,但是洗车、调度、准备、维修等所有过程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沈剑说。

虽然仍有难题待解,但在新技术的催化下,出行领域的市场格局已开始重构。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已经有包括长安、北汽、一汽、吉利、上汽、奔驰在内的数十家主机厂在出行市场布局。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整车企业转型做出行市场,一是有不得不转的紧迫感,车没过去那么好卖,库存越来越高,销售增速也在下滑,所以车企都在谋求转型新的领域和路径;二是车企转型做出行服务可以带来价值,当下的价值是整车企业通过做出行服务商将触角前伸到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消费者。”华夏出行首席品牌运营官王静认为。

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主机厂转型出行服务商的同时,出行巨头也开始谋划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现在的汽车行业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赛道,必然有新的玩家出现。”在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看来,出行巨头的进入,主要是因为汽车行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加之电动车渗透率比较低,而科技公司则侧重于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服务,他们认为这个领域有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