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转型挑战的全球汽车公司

2019-12-25 13: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速度时代全球汽车工业的剧烈变化令人眼花缭乱:那些曾经只看起来像是巨人的汽车企业崩溃了,以前的竞争对手突然“分裂”,曾经领先的技术和企业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如何在这种变化中寻找新的机遇和新的路径,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企业面临的一个检验问题。然而,在这场全球考验中,中国汽车企业抓住“变道超车”的机会并不是梦想。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无法免受全球汽车市场低迷的影响。数据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然而,中国绝不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全球汽车高地和汽车产业的中心,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真正支点。

正如专家所说,在中国市场,销量带来的竞争力正在逐渐消失。众多巨大的技术因素是中国市场的最新组成部分。这些都是汽车行业值得深入阅读的优势,也是中国市场独有的优势。汽车企业只有进入中国市场,通过中国市场,才能在未来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企业由于接近中国市场而具有内在优势,再加上中国企业独特的韧性,冬季在全球汽车市场寻找机会的独特路径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本期《经济参考报·汽车特刊》的年终报告将从全球化的角度,在同一个“压力测试”中比较主要的老牌跨国汽车公司和中国汽车公司。

《全球车企密集“联姻”应对转型挑战》从大型跨国汽车公司之间频繁的并购和合资现象出发,分析了这种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和共享技术来增加利润的方式能否应对汽车市场需求下降和技术改造所需成本高的挑战。

《速度时代:吉利战略新布局储备更强全球竞争力》以正在探索国际化新道路的吉利为样本,详细解读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时汽车企业国际化的新道路。

在全球汽车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大型汽车公司通过并购成立了合资企业来“保暖”汽车公司希望这些合作能够实现技术互补,拓展新市场,高效开发新车,从而在业内称之为“百年一遇”的转型环境中实现生存和发展。然而,在密集的“联姻”中,管理协调性差、招致监管审查、短期利益等问题层出不穷。

车企并购频现

在最新的汽车行业并购案例中,有许多老爷车公司暴露在聚光灯下,这表明市场转型压力下的合作需求不断上升。

通用汽车公司最近宣布,它将与LG化工携手,为未来的电动汽车产品大规模生产电池。双方将投资23亿美元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各持有50%的股份。

双方的合并和收购旨在升级布局技术。在全球机制和LG化学的合作框架下还有一项研发协议。基于双方在电池科学领域的深入积累,双方将共同推动先进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ora)表示:“通用汽车在制造方面的优势和LG在电池方面的技术实力相结合,将加快我们迈向纯电动未来的步伐。我们期待与LG化工合作开发电池技术,这将有助于通用汽车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Mary Bora还表示:“合资企业生产的电池将用于通用汽车未来的电动车产品,包括计划于2021年秋季发布的全电动皮卡。”这表明通用汽车的大型电动汽车组合也逐渐变得清晰。

另一项引起业界关注的大合并发生在今年第四季度,当时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和意大利-美国汽车制造商FCA宣布双方正在讨论在新公司中各50%的股份进行合并。双方的合作将创建一个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公司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告,双方的合并凸显了汽车制造商在经营压力下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增加利润的强烈需求,这种合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汽车市场需求下降和技术改造所需成本高的挑战。

该行业的日本汽车公司不愿意结成联盟,但现在他们不得不采取合作策略,共同开发新技术来对抗海外竞争对手。例如,丰田在今年8月购买了铃木4.9%的股份,以帮助扩大印度和非洲市场,然后在10月份将斯巴鲁的股份提高到20%以上。

日立和本田还宣布合并其四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以应对新一代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全球咨询公司阿里xPartners的报告显示,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与汽车企业建立商业伙伴关系的公司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543人,同比增长43%。

风险和“阵痛”难免

尽管大公司频繁合作并购,但与此同时,许多问题如经济效益、阵痛、监管压力等也逐渐显现。

Wakefield,全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这些大型合资企业和并购在短期内不会带来显著的收益,至少在未来两年内不会,但如果时间延长到10年,并购伙伴关系将会看到显著的成果。

同时,汽车公司在参与并购时应受到资本市场监管当局的密切关注。

当菲亚特克莱斯勒准备与标致雪铁龙合并时,监管当局指出其早期并购中的逃税行为,这可能会给新的并购活动蒙上阴影。意大利税务当局表示,菲亚特几年前分期收购克莱斯勒时低估了克莱斯勒的价值51亿欧元,此举可能会给该汽车制造商带来巨额罚款。

即使是历史债务,在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方面,并购参与者的疏忽会增加交易成本,将来面对新的并购案例时,也会引起监管机构的更密切关注。

商业伙伴关系建立后,各方也将面临人事管理的风险。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一度是合资企业的基准,但由于高管丑闻,该联盟也恶化了合作关系,甚至影响了各自的业务运营。此前,日产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发现故意低估薪酬金额、将投资基金和资金用于私人目的等。据国外媒体报道,日产可能面临日本当局高达40亿日元的罚款。由于这一事件,日产和三菱也计划关闭荷兰的日产三菱BV。

此外,戈恩事件引发了日本和法国汽车公司之间的一系列犹豫和不和。从管理理念到发展方向,日本团队和法方有许多矛盾,这为许多跨国汽车公司敲响了警钟。

未来形势严峻

汽车公司渴望聚在一起取暖,以迎接内部和外部变革的挑战。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了业务重组和人员变动;另一方面,在贸易纠纷的背景下,汽车市场变得越来越疲软。

据Forbes.com称,德国汽车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汽车和越野车销量将再次下降。明年,德国和美国的汽车销量将分别下降4%和3%,但中国的汽车销量将下降1.5%,至2040万辆。汽车预测,全球汽车销售下滑将在2020年见底,但从那时起,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支撑力量。

Fitch,一家国际评级机构,预测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约310万辆,这将比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下降更为严重。它不会在2020年反弹,衰退将持续到2021年。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表示,全球汽车销售收入要到2020年才会增加

然而,杜登霍夫同时表示:“汽车工业的未来特征是转向电动汽车。由于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生产高度自动化,未来几年的销售增长过程也将随着电气化的转型带来更多的失业。”

全球汽车行业的转型和萧条深深影响了行业人员,裁员浪潮在年底达到顶峰。

德国汽车制造商是这一轮裁员的主要力量。奥迪表示,到2025年将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戴姆勒最近还宣布,它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球至少裁员1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几家主要汽车公司宣布的裁员人数已经影响到7万多名汽车员工。

根据彭博社的数据,在电波的影响下,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将在未来几年裁员80,000多人。

此外,全球贸易摩擦对汽车行业的打击更为明显。美国高举汽车关税的“旗帜”,并不断威胁对来自欧盟和日本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这也成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贸易谈判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一旦关税“大棒”下降,本已疲软的汽车工业将进一步恶化。